来源: 高尚德问答网
2024-05-21 23:58:49

玉山合作社示范引领乡村产业发展

  “我们基地流转了200余亩土地,用来种植蔬菜、菌菇类作物,每天有30来个村民在这里工作,每个月能拿到3000余元。”玉山县剑鸿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付宏高表示,下一步,他还将继续流转土地,扩大种植规模,调整产业结构,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。

  “我有空就会来合作社干活,每天能有100多块钱的收入。”今年58岁的村民邱腮花乐呵呵地说,她家就住在附近,来这干活既可以增加收入,还不耽误接送孙女上下学,她很满意。

  乡村要振兴,产业必先行。近年来,玉山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,积极鼓励村一级党组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,引导农户将撂荒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合作社或农业大户,开展粮食作物、经济作物等规模化、集约化、产业化生产,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合作社务工,带动群众找到增收致富“良方”,为村集体增强“造血”能力。

  “我们这里交通便利、土地平整,村集体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,吸引了五家合作社前来发展规模种植业,推动了农业规模化、产业化、现代化,提高了土地效益。”据玉山县岩瑞镇五里洋村党支部书记赵斌介绍,每年加上上级奖补资金,合作社可为村集体增加10万余元收入,带动了200多人就业,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,助力乡村振兴。

闲置荒地变“共享菜园”

  “以前没有建菜园的位置大多是荒地,杂草丛生,破旧的空心宅子更是杂乱无章,非常难看,现在好了,都变成了一块块绿油油的菜地,脏乱差的问题解决了,还可以吃到自己亲手种的菜,一举两得。”家住江埠乡陈坪村的张阿姨指着绿油油的菜地笑呵呵地说道。

  为有效破解人居环境整治痛点,江埠乡通过“有事好商量”协商议事,研究提出了“荒地改菜园”的议题,在得到群众的支持后,着手对荒地进行规划和改造。据统计,目前该乡已将原本荒废的土地建设成1248平方米的“共享菜园”,并创新推出了村集体和村民共治的管理模式,

  “我们村党员干部带头,一有空就到菜园子里打理蔬菜,村民也很积极。这里的蔬菜成熟了,就按照低于市场的价格买卖,大家都非常乐意买,卖菜的钱用作来年购买种子和肥料。如此循环利用,大家都接受。更重要的是引导村民形成了文明意识,营造了干净整洁、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。”江埠乡陈坪村支部书记施学模说道。

  曾经的荒地摇身一变成了实用的经济小菜园,同时也为陈坪村撒下了文明的种子。 (王亚林)

“三方进站”为民解忧办实事

 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,万年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弘扬“四下基层”优良作风,创新开展“三方进站”集中答复代表建议模式,选择具有典型性、带动性和影响力的建议作为重点督办建议,邀请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、县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进代表联络站集中答复,推动党员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一线,在调研座谈过程中找问题、寻办法,增才干、促发展。

  在联络站,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根据代表建议分类依次进站,逐一反馈本单位对县人代会期间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。“针对大会期间县人大代表王丽锋提出的《关于加快解决集镇污水管网建设投入运行的建议》,我们高度重视,高效加速办理,目前已开始投入运行。”相关职能单位负责人反馈本单位对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,同时认真倾听代表意见,提高办理答复质量,着力办好老百姓的难事急事。

  “面对面回应代表的询问,点对点逐项梳理建议的办理成效,实打实解决了我提出的问题。”“反馈全面、真实,答复诚恳,我对这次‘三方进站’集中答复代表建议活动非常满意。”……此次集中答复,相关职能部门纷纷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,群众既受益又满意,在场人大代表和群众填写《“三方进站”集中答复代表建议反馈意见表》,满意度为99.9%。

发布于:上思县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用户反馈 合作

Copyright ©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

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